为徐州支招,打造汉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地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从10月13日起,徐报融媒在今日徐州、徐州发布等多个平台陆续推出首届汉文化论坛预热宣传专题——《汉文化大家谈》系列专访,由北京大学博导朱青生、国家博物馆专家信立祥、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徐放鸣和朱存明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讲述汉文化与徐州的渊源、徐州汉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应用、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将于16日—18日在徐州召开的“首届汉文化论坛—两汉文化传承与发展”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论坛邀请了约150位嘉宾论道彭城,旨在凝练汉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鲜明特色,提升徐州汉文化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助推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建设,更好地为江苏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徐州力量。
为报道好专家学者观点和研究成果,讲好徐州故事、传播徐州精彩,徐报融媒提前准备,精心谋划,于9月中旬启动《汉文化大家谈》系列专访活动。活动得到了受访嘉宾的积极支持,视频组记者分别在徐州、南昌、北京完成了前期的录制采访,于国庆长假期间剪辑合成。
《汉文化大家谈》受访嘉宾徐放鸣参与了首届汉文化论坛的筹备工作,他认为,汉文化论坛在徐州的举办,从宏观上可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唱响新时代徐州文化繁荣发展的大风歌,从具体层面可以明晰徐州作为“汉之源”的历史定位。
受访嘉宾朱存明对汉文化的概念作了定义,剖析了两汉时期徐州形成汉文化高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必然,强调汉王朝开辟400余年的历史基业奠定了汉文化的基础,汉文化虽然在汉代形成,但是流传在2000余年中华文化的文脉中。
受访嘉宾信立祥是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也是徐州土山二号墓考古专家组组长。由于信老工作繁忙,徐报融媒赶在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之际,赴南昌采访了参加开园典礼的信老。信老对比了海昏侯墓和徐州土山汉墓的不同,阐释了徐州西汉楚王墓群在全国的重要文化价值和保护方向、楚元王刘交对徐州的贡献。
受访嘉宾朱青生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徐报融媒记者于国庆期间赴北京完成了最后一项探访任务。朱教授肯定了以徐州为区域代表的汉画的独特性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徐州传承与弘扬汉文化提出了保持文物原始性、开发新课题、创新传播方式等建议。
四期《汉文化大家谈》视频近日将陆续在徐报融媒多个新媒体平台推送,文字专版将在10月17日《徐州日报》刊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