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民意坦承建言 谋发展踊跃“发声”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郝锴)连日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徐州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大家围绕转型发展、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等焦点热点,坦承建言,踊跃“发声”,会议室内充满了民主、热烈的气氛。 全国人大代表、市长朱民在发言中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发展催人奋进,论创新鼓舞斗志,话民生温暖人心,既客观总结了过去五年发展的成绩和经验,也为下一阶段发展指出了方向,让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报告提出的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等举措,指导性、针对性强,符合发展要求和工作实际,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朱民还结合徐州实际,畅谈了加快区域发展和强化“三农”工作的意见建议。朱民建议,一是希望把淮海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淮海经济区涵盖苏鲁豫皖20多个城市,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基本特点是地上产粮、地下产煤,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和能源基地,但也是苏鲁豫皖四省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国务院2009年在长三角发展规划中已明确徐州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与郑州、西安等陇海线节点城市相比,徐州的经济总量还相对落后。希望国家能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把淮海经济区统筹考虑进去,尽快制订出台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推动苏鲁豫皖四省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并辐射带动周边,早日使东陇海线、中陇海线和西陇海线地区有效呼应起来。二是希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对带动东北结构调整和产业振兴成效明显,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制订新一轮扶持政策,但全国还有许多老工业城市,享受不到这样的优惠政策。徐州就是一个老工业基地,目前正面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许多煤矿塌陷地、工矿废弃地和棚户区需要改造,也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生态问题需要解决,希望国家新一轮扶持政策能覆盖到包括徐州在内的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帮这些城市尽快解决历史包袱。三是希望国家能把推动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与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徐州是农业大市、粮食主产区,但这一地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属缺水地区。为进一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徐州正在实施以水利建设为抓手,结合灌溉、环保、绿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历史文化遗存修复的黄河故道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后,对提高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都将发挥重大作用。希望能将黄河故道综合治理列入国家层面,推动沿线地区“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缪协兴、宣晓泉、毕于瑞、崔桂亮、李晴、李甦雁、秦真岭等代表也分别围绕医疗、食品安全、住房、城乡统筹等话题积极建言,各抒己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