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总理”社区书记刘艳干调解有一套
刘艳干调解有一套
看过小品《卖拐》的市民都佩服本山大叔,因为他能把一个健健康康的人给忽悠瘸了;熟悉泉山区七里沟办事处七里沟社区书记刘艳的人都知道,这个社区书记干调解还真有一套,离婚5年的夫妻都被她说和了。
从企业副总到社区书记
前天上午,记者在七里沟社区见到刘艳时,她正跟一位居民说着什么。那位居民直点头。
“社区工作就是这样,天天都是些针头线脑的小事。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再小的事都得服务到底,因为摊在居民身上,可能就是大事。我们社区说白了,就是大的物业服务公司。”
刘艳的形容很直白,但定位非常准确。
刘艳告诉记者,到社区工作前,她是办事处下属一家企业的会计,后来升级为主管会计,再后来升级为企业副总。2005年,在处理一起群众事件中,35岁的刘艳临危受命且表现出色,被安排到了七里沟社区任书记、主任。
“那件事能处理好,还得益于我就是土生土长的七里沟人,亲戚里道的,也给我一点面子。”9年的“小巷总理”磨砺,让刘艳淡定且自信了许多,如今她的心中装的不仅是自己家人,还有社区1100多户居民,“大概90%的人我都能认得。”
刚干社区书记被骂、被打过
因为有干会计的经历,刘艳细心,渴求干好。当上社区书记后,她更是信心满满。但后来发现,这邻里之间的活比数字难摆弄多了,“这么说吧,到社区第一年,我被骂、被打也哭过,天天都是张家长李家短的事,身心疲惫。”
好在刘艳比较好强,疲惫两年后,她终于游刃有余了。“2007年,我们社区有对老夫妻,大儿子去世,小儿子离婚5年了,老头老太因长期见不到判给前儿媳的孙子都想病了。”
当这对老夫妻找到刘艳诉说苦楚,看到老两口日益憔悴的模样,她决定试试。
“我听说女方家是另外一个社区的,就找那个社区的书记了解情况,知道女方离婚后拉扯个孩子度日,过得也挺难的。不仅如此,离婚后双方也都没找。”
“我们两个书记从中撮合,女方终于同意见面,约的是下午2点。但我带着老太和她儿子到那个社区后,一直等到下午5点半,才把女方等来。”
女方来到后,刘艳首先迎上去说道,“妹子,这些年你肯定受了不少委屈,他又是小孩的亲爸爸……”刘艳的话没说完,女方哭了。或许是受情绪感染,刘艳也哭了。
“我说的都是大实话,婆媳之间因为琐碎小事升级到儿子离婚,值得吗?都是一套车骡子,能有多大仇恨。”时隔6年,刘艳说起当时的调解又哭了,虽然老太太一家现在过得很幸福美满。
干调解她有一套“方案”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调解是最繁重、最棘手的工作之一。说起调解工作,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社区女书记自有她的一套。
“不管是张家的屋檐挡了李家的窗,还是李家的下水道溢了张家的院子,反映到我这来,我首先得到现场看看,只有看了才有发言权。”
看完之后,刘艳会让两家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只听一家的。
如果不好调解,刘艳会找外援。啥外援?就是各家能劝动当事人的亲戚。都是一个社区的,谁没有几个说得上话的亲戚?如果外援失利,刘艳会把纠纷暂时搁置一下,让时间磨一磨,大家都消消气,然后她再上门调解。
既然被办事处称为调解好手,刘艳当社区书记9年来调解了多少事件?
“说不清楚,因为没有统计过。刚干那会儿,三天两头调解纠纷,有时一天都两三起。现在好多了,十天八天甚至半个月都没有一起纠纷发生。”
刘艳说得很轻松,但记者了解到,这是她和同事们天天沉下去,走到居民之间沟通的结果;记者还了解到,这是社区申请资金,给居民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的结果。
是啊!当李家的下水道不再外溢时,他还会和张家发生纠纷吗?
记者 陈强 陆一鸣 文 记者 刘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