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要点: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本报记者 郝锴
在2月21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通过了《中共徐州市委常委会2013年工作要点》。从内容上看,《要点》更加关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强化了“三重一大”龙头带动作用,并把今年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内容充分列入其中。
《要点》分为十个部分:全力推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更大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大力推进美丽徐州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等。
集中力量
突破“三重一大”
《要点》提出,今年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集中力量突破“三重一大”,持续推动总量指标进位、速度指标领先、结构质量指标提升,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全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推进郑徐客运专线、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两河两路”、亿吨大港、五环路、丰沛运河航道升级等重大项目,为徐州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全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徐工重卡、卡特彼勒大挖、升华电梯、徐烟技改、徐钢特钢综合技改、华润热电等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必康新医药、徐州软件研发平台等新兴产业项目和老徐州历史文化片区、中心商圈、新城区总部经济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部经济园、徐州高新区总部经济园、微山湖千岛湿地旅游度假区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以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全力抓好重大城建项目,重点推进三环路高架、城市轨道交通、新淮海西路、珠山商业街、定销商品房等重大工程,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带动力。
全力抓好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重点推进学习贯彻十八大、淮海经济区“八大中心”建设、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后续政策争取、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大事,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群众生活
更加舒心顺畅
《要点》以较多的笔墨突出了今年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加快推动宜居城市向乐居城市转变。
全力促进就业增收,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多渠道增加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确保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序时进度。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紧紧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打造保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医院新建迁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老年公寓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完善、邻里中心建设、标准化摊点建设、中小学布局优化、优质幼儿园创建、平价公墓建设等民生亮点工程,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顺畅。
加快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促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加快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
徐州市委常委会
2013年工作要点
全力推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
更大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大力推进美丽徐州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