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今年新建改建中小学食堂36个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本报记者 甘晓妹)年内全市新(扩、改)建幼儿园118所,招聘(转聘)幼儿园公办教师700名;严格控制普通高中规模,提高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0%;新建改建主城区中小学食堂36个,解决学生中午就餐问题……这是记者昨日从2013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获取的信息。
学前教育 增量提质
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加快学前教育增量提质。
年内全市将新(改、扩)建幼儿园118所,创建省市优质幼儿园80所,招聘(转聘)幼儿园公办教师700名,其中新招聘公办幼儿教师不少于210名。
加大无证幼儿园清理整治力度,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园需求。
建立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和稳定增长机制,确保2013年生均预算拨款标准不低于300元,原拨款标准高于此标准的不得降低;同时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经费补助,确保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7%以上。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
全面推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创建工作,确保年内所有县(市、区)全部达到基本均衡标准。
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组织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创建办学共同体,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差距。通过调整招生政策、控制热点学校规模、限制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择校生比例、严格校内随机编班等措施,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按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
普通高中 特色发展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年内创建三星级以上高中4所,创建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5个、市级10个;制定《徐州市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实施意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快初高中分离,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整体水平;严格控制普通高中规模,提高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让更多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
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体系,落实学前教育政府资助、义务教育家庭贫困学生生活补助、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和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政策。高度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0%以上,优先满足农村留守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
职教改革 整合资源
启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与在徐高校、高职院校的合作,积极实施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今年起全面实行中职“2.5+0.5”、五年制高职“4.5+0.5”学制,优化职教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职、高职、本科贯通衔接、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徐州重点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快推进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年内基本完成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创建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3所;加强专业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创建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10个,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10个。
重点工程 提升实力
为大力提升教育发展整体实力,今年全市将重点实施多项教育重点工程,包括:
科学制定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新(改、扩)建农村中小学44所,改扩建学校和保留的教学点达到省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徐州二中迁建达标工程开工建设,徐州一中新城校区加快前期推进工作,徐州幼专达标工程完成生活区建设、启动教学区建设。
启动校舍加固重建“三年计划”,到2015年全市中小学校舍全部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年内加固、重建校舍60万平方米。
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三通两平台”建设,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为重点,解决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宽带接入问题,农村学校光纤接入率达70%。
实施偏远农村学校教师公租房建设工程。年内完成715套、4.3万平方米教师公租房建设任务。实施中小学食堂改造工程。年内将新建改建主城区中小学食堂36个,为41所学校食堂更新设备,同时加快推进社会配餐,多渠道解决学生中午就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