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钱租一床被子,要卖多少萝卜啊”
没人来买菜,就蜷缩在车厢里打个盹
菜贩皲裂的双手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沛县一菜农带着孩子在市场卖菜
夜间菜贩就睡在车厢上搭起的棚里
夜间菜贩就睡在车厢上搭起的棚里
寒潮频繁袭来,彭城大地天寒地冻,凌晨2点正是寒夜中最冷的时刻,而淮海蔬菜批发市场青椒批发大户华明道却已在市场内忙碌起来。每天凌晨2点到6点,是蔬菜批发交易最繁忙的时段。和华明道一样,在该市场做生意的数百位蔬菜批发商,周而复始地过着和普通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即使是严寒天气里,他们也要忍受寒冷忙着各自的生意。军大衣成了他们御寒的标准装备,花两元钱租一床被子都要算算得卖掉多少萝卜。
每天凌晨2点开始忙碌
12月28日凌晨2点,淮海蔬菜批发市场内已是灯火通明,车水马龙。运输青椒、菜花、番茄、黄瓜、土豆、豆角等蔬菜的大型货车源源不断开进市场,过磅、收费、入场,这些反季节蔬菜主要来自海南、福建、广东、山东、上海等产地;而满载着一车车萝卜、白菜的机动三轮车也不断涌入,这些车主大多是来自本地及安徽、河南等临近乡镇的菜农。
“今年蔬菜行情不好,我这一车青椒过去一天就能卖完,现在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在蔬菜交易大棚内,华明道虽然穿着厚厚的军大衣,但大棚四周空荡荡没任何遮挡,在凛冽的寒风中,华明道冻得瑟瑟发抖,两只手伸进大衣袖子里取暖。但很快就有采购商来批发青椒,卸货、记账、收钱,两只手还没暖热,就从袖子中掏出,开始忙碌起来。
华明道说,他应该算得上徐州最早做蔬菜批发生意的业户,从业已经有20多年,由于批发蔬菜交易时间大多都集中在凌晨2点到6点,因此他和普通人的作息时间完全颠倒,每天必须深夜起床,在2点前就赶到市场。“这么多年虽然说已经习惯了,但说句实在话,谁不想多睡一会儿!”近日寒冷的天气让他有些发怵,但想到那么多老顾客还等着接货,还是要赶紧爬起来。
“现在徐州市场销售的线椒、泡椒都是从海南运来的。”华明道介绍说,他们有专人在海南收购线椒、泡椒,装箱后直接进入租赁的冷库内,稍稍遇冷后就包车运往徐州,从海南岛到徐州,星夜兼程,35个小时就可到达徐州。
对于市民最关心的菜价,华明道说,目前青椒价格是一年中最低的,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到春节前,青椒价格应该会上涨。不过,今年海南青椒产量不错,因此涨幅不会太大。
两块钱租被子得算成萝卜
“我没想到萝卜那么难卖,本想一天卖完就回去,也没带床被子,没想到这一车萝卜两天还没卖完,只好留在市场,四天了还没卖完。”在机动三轮车上用塑料布支起一个简易棚子御寒,来自安徽褚兰镇的菜农张林向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张林身上裹的是盖萝卜用的破旧帆布。“市场里有专门租被子的,两块钱一床,舍不得。”张林说,萝卜批发价只有0.15元,要卖掉很多萝卜才能租一床被子,不划算。因为凌晨就开始有人批发菜,他担心漏了生意,也不敢钻进驾驶室取暖。
舍不得租被子让张林在这个寒冷的凌晨吃尽苦头,他皲裂的双手冻得几乎失去知觉,身上的军大衣已被寒风吹透。“今年种萝卜亏定了,价格太便宜,刨去化肥、种子钱,白忙活了。”
而来自沛县敬安镇的顾萍抱着9个月大的儿子和4岁大的女儿以及丈夫一起挤在狭窄的机动三轮车驾驶室内,为了不让儿子冻着,顾萍将其紧紧抱在怀里。
“我们这一车大白菜已经卖了5天,还没卖完。”顾萍说,这段时间大白菜批发价每斤涨到了0.4元,但根本卖不动。天太冷,她担心两个孩子被冻着,2毛钱一斤的价格也批。“早点卖完,我们好回家。”
在蔬菜批发市场里走一圈,记者发现,军大衣几乎成了批发商们的“标准装备”。虽然天气寒冷,但仍有不少批发商忙里偷睡,没人来买菜,就蜷缩在车厢里或者货堆上打个盹,可只要听到动静,就会马上站起来招呼生意。
忙碌到早上6点多,批发市场内开始冷清起来,前来采购的商贩们停靠的三轮车、摩托车以及大小不一的货车上都装满了蔬菜。
市场:大多菜价平稳,供应可保障
淮海蔬菜批发市场蔬菜部郭勇平经理告诉记者,每天凌晨2点到6点是周围农贸市场菜贩前来批发的集中时间,也是一天交易量最大的时间。到了上午,主要是厂矿企业、超市等,下午主要是一些小饭店,这个时候的蔬菜价格大多比较便宜。应该说,蔬菜批发商们都是很辛苦的,不论春夏秋冬,不论天气多么恶劣,都要及时进购蔬菜,保障市民吃上新鲜的蔬菜。
近期天气恶劣,我市的蔬菜供应是否有保障呢?郭经理表示,根据该市场统计,近日黄瓜等蔬菜价格出现上涨,黄瓜批发价涨到了每斤2.5元,其它大多数蔬菜的批发价格都很平稳。另外我市的蔬菜供应,除了来自外地的客菜,还有本地大棚菜,现在比例能达到约5:5,近期蔬菜上市量变化不大,市场的蔬菜供应可以得到保障。记者 朱友钦//文
记者 周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