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张凌枫获省“技能状元”享省劳动模范待遇
本次大赛除产生10名技能状元外,还有90名职工、100名学生获奖。其中30位选手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90位选手获得“江苏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60位选手获得“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荣誉称号,一批青年职工、女性职工分别获得“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和“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备受瞩目的江苏省第一届技能状元大赛日前落下帷幕,10位“技能状元”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其中徐工重型机械公司职工、27岁的张凌枫更是获得CAD机械设计技能状元称号,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列入“省333工程”项目培养对象,同时获奖金10万元。
他说,自己现在一个人在徐州,没有太多用钱的地方,所以对于奖金早就做好了安排。“我想把钱寄回家。小时候我家生活条件不太好,为了让我上学,家人付出了很多。如果这笔奖金家人实在不愿要,我会考虑用作购房基金。”
在徐工重型工作不足3年
张凌枫,蒙古族,1985年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后,同年进入徐工重型工作,至今不足3年。而他此次参加的项目则是在技能类大赛中首次出现的设计项目。这么多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齐聚一堂,却被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拔得头筹,真是想低调也难啊。
昨日,在徐工重型见到张凌枫这位新科状元时,虽然早有准备,记者还是因为他的年轻沉默了几秒。除了肤色较黑,张凌枫身上丝毫没有传说中彪悍的蒙古族人的影子。张凌枫说,自己虽然是蒙古族,但因为父亲是汉族人,他和姐姐从小就说汉语,接受汉族的教育,生活习惯和性格都早已“汉化”。
对于刚刚获得的CAD机械设计状元,张凌枫自豪中透着谦虚。“以前,这类大赛都更重视实际操作,参加比赛的大多以技工为主。像CAD这种设计项目还是第一次在大型比赛中出现。这说明我们国家对自主研发越来越重视,对设计师越来越重视。能在这种大赛中获奖,对像我这样的设计人员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和鼓舞。”张凌枫说,这次的比赛让他获益良多,除了获得荣誉,他还通过培训和比赛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眼界,对他以后的工作帮助多多。“以后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比赛,不断充实自己。”
备赛时每天骑车练体能
这次技能状元大赛前前后后共历时4个月,虽然最后的决赛只有短短三场,但参赛选手之前却要经过工厂、集团、地区大大小小的初赛、复赛、淘汰赛;还要参加很多形式的集中培训,个中辛苦自是不必言说,可张凌枫说起这些却是一带而过。“其实设计人员的工作一直都是这样,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更要坐得住。备战时虽然强度大了一些,但也谈不上很辛苦。只是8月初参加完市里的选拔后,我们几个人都感觉体能不是太跟得上。”
张凌枫告诉记者,市里的选拔赛一场就要6个小时,在这期间参赛选手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大脑还要不断运转,实在有些超负荷。“体力稍差些的,就感觉支撑不住。所以在之后接近一个月的集训里,我们一起参赛的几人就商定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张凌枫住在楚王陵附近,到培训地点徐州技师学院约15公里的路程,要耗时1个小时左右。如此坚持下来,到正式比赛时,张凌枫的体能果然上了一个台阶,为他赢得比赛打下了好的基础。
最大的爱好就是玩软件
除了比赛前的充分准备,张凌枫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还和他日常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张凌枫和同龄人一样,喜欢音乐、摄影,爱好足球、爬山……不过因为到徐州没几年,除了同事圈子,张凌枫在徐州还没有太多朋友,休息时他更喜欢待在家里。
张凌枫说,自己在家也离不开电脑,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玩软件。工作时用的设计软件他也常会当作娱乐,比如设计绘制一些手机或者鼠标的立体图画,既不乏味,又为工作增加经验和灵感。
一本书让他对机械感兴趣
张凌枫在南航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都是材料加工工程,而且这是他当初高考时的第一志愿。张凌枫说,他物理化学的成绩都很好,当初选择理工科,就是因为喜欢机械设计。
对于张凌枫如此执着于这个专业,记者猜测或许他的父亲从事了类似的工作,让张凌枫从小耳濡目染,可是张凌枫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我没有受任何人的影响,小学时我曾经买过一本书叫《电学积木的故事》,这本书对我影响很深,它开启了我对电子、机械的兴趣。”自从买了那本书,张凌枫就喜欢找来电线、灯泡、木块等材料,自己制作简单的电路板。“甚至家里的半导体收音机都被我拿来捣鼓,做原材料。”
因为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张凌枫求学、工作算得上一路顺畅,“不是每个人都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觉得自己有机会在工作岗位上一展所长,很幸运也很幸福”。
成为技能状元后,张凌枫获得了江苏省奖励的10万元奖金,另外,集团和厂里还会另有奖励。突然这么一笔“巨款”砸下来,张凌枫却依然淡定。他说自己现在一个人在徐州,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没有太多用钱的地方,所以对于奖金早就做好了安排。“我想把钱寄回家。小时候我家生活条件不太好,为了让我上学,家人付出了很多。姐姐甚至因为我,只上完初中就辍学了,这让我至今想来都非常愧疚。也因为姐姐的缘故,我从小学习就不用人操心。”
张凌枫告诉记者,他自从几年前进入徐重后,每月收入就不少。他想多支援父母和姐姐一些,可是他们总是拒绝,说家里近年来好多了,他在外面支出更多。“这一次的奖金,无论如何要用在家人身上。我得奖后第一时间就告诉家里了,他们都特别高兴,尤其知道是这么重要的比赛后。可是听我说要把奖金寄回去,又都不同意。”
张凌枫说,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他自然要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如果这笔奖金家人实在不愿要,他或许会考虑用作购房基金。“是徐工培养了我,所以我打定了主意在徐州扎根。本来计划再工作几年,有些积蓄就可以把父母接来徐州照顾。这次获奖或许是个契机,我的计划有可能提前实现。”
想把10万奖金寄给父母
各职业(工种)职业组状元名单
工种 姓名 属地 单位
CAD机械设计 张凌枫 徐州 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钣金技术 朱黎明 常州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动漫设计与制作 郭利聪 苏州 士奥动画(园区)
焊工 季小燕 省直 中国能源建设江苏电力一公司
汽车检测与维修 王海涛 南京 南京朗驰集团
砌筑 梅建华 苏州 苏州二建公司
数控车 秦 鑫 苏州 市兆丰机械零件厂
数控加工中心(四轴) 朱 雯 苏州 德企同步带轮制造有限公司
数控铣 徐维贵 苏州 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维修电工 周云峰 苏州 常熟无缝钢管有限公司
■新闻链接
徐州小伙成江苏“最牛修车人”
昨日,记者在采访江苏省第一届技能状元大赛CAD机械设计状元张凌枫时,得知在本次大赛中折桂的还有位徐州籍的修车状元——王海涛。
为了联系上这位状元,记者在网上搜索了南京朗驰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找到了公司的联系方式。可能由于周末,在几个电话都无人接听后,终于打通了其中一个号码。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海涛确实在该公司工作,因为前期比赛太累,他这几天都在家休息。在听了记者的采访意图后,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自己无法替王海涛决定是否接受采访,必须先征求他的意见。稍后,该工作人员给记者回话说,王海涛的答复是:公司暂时不同意他接受家乡媒体的采访。
后经记者一再要求,那位工作人员告知了王海涛的手机号码。记者终于接通了王海涛的电话。在电话中,王海涛非常谦虚,他说自己的成绩不值一提,能取得好成绩全靠公司的培养。所以他尊重公司的意见,暂时不接受采访,请记者谅解。
于是我们摘录了《南京日报》关于王海涛的报道,以飨读者。
从江苏省领导手中接过写着10万元奖金的牌子的时候,这个来自徐州农村的小伙子感受到了什么是努力获得的回报。
8年前的此时,从徐州一家职业学校毕业的王海涛刚刚走进一家修理厂,当起一名最普通的汽车电工学徒。因为他做事踏实,吃苦耐劳,师傅总是喜欢多给他活。活多了,碰到的难题也多了。每天下午5点半下班以后,是工友们吃饭和娱乐的时间,但王海涛经常泡在车上,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
有时候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第二天一早,他就带上纸笔,拖着困倦的身体,坐四五十分钟的公交车,去新华书店看书,找资料。他经常因为太困在车上睡着,坐到底站以后再折回书店。
当学徒的时候,一开始每个月只有两三百块钱的收入,他尽量把书上能用到的内容抄下来。但看到重要的书,他也舍得花钱。“现在家里还放着一书柜书呢。”王海涛说。
王海涛很善于总结。他会把复杂、重要的故障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下次遇到同类故障的时候,他总要摸索、总结出一些规律,才肯罢休。
做了两年的学徒之后,王海涛因为过硬的技术,受聘于南京朗驰集团丰田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做一名技修工。有一次,一位客户送来一辆锐志,称车辆油耗高、故障灯经常亮,跑了几家店,都没找到问题所在。公司其他员工处理了两次,也都没修好,客户很有意见。他接手后,判断出是氧传感器出了故障,前后只用了两个小时,问题便解决了。
此后,他成了公司处理疑难杂症的得力技师。
公司总经理姚健说,王海涛不仅技术过硬,更可贵的是他身上的钻研精神。“他不浮躁,踏实、沉稳,遇到问题一步一步认认真真解决。”
2008年底,王海涛升任公司技术主管,成了汽车电工的“首席技术官”。公司也注意培养他,派他去各地参加技术交流。他还找到了一位在业内很有影响力的名师——南京林业大学杨忠颇教授,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他的技艺日益精进。
“公司每个月接待的车辆在1000台左右,现在几乎没有能难得住王海涛的。”姚健说,一台车送过来,他最多用10分钟,就能准确地找出故障所在。
凭着精湛的技艺,32岁的王海涛摘得了“江苏技能状元”桂冠。记者问是什么造就了他如此快速的成长,王海涛回答:“干我们这一行的,总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用姚健的话说:“他喜欢把故障当成对手,一个个挑落马下。”
王海涛在颁奖仪式上。
文/记者 丁毅 图/记者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