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色为乡村添亮色
本报记者 李莎莎 通讯员 陈思思
遥望山川色,莫不乐丰收。金秋十月,徐州经开区徐庄镇迎来一年中最美景致:蓝天白云下,水稻、大豆、玉米,红薯、葡萄、秋月梨……各种农作物把这个秋天的田野装扮得色彩斑斓。在空气中弥散着的各种香气,意味着又一个丰收季的到来。
打造精品 共绘乡村“发展卷”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徐庄镇突破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在“特”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精品农产”。
围绕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品种引进、技术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入手,大力发展特色种植。
在徐庄镇山黄村的无花果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摘无花果。“今年果子品相好,一斤就能卖到五六块!”种植大户刘德金望着自家的果园,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据了解,山黄村种植的无花果已有30余亩,经过专家指导、种植户精心管理,每年能带来数万元的收益。
2024年,徐庄镇持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技术支持,各类特色种植业不断扩面、提质、增效,逐步向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转变,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特色 共谱产业“协作曲”
立足特色种植,多点协同发力。在深化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徐庄镇积极拓宽产业链,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多元化发展。
重埠村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紫薯粉粥、薯条薯干等深加工产品应运而生,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徐庄村把特色种植集纳到农场里,游客们可以体验葡萄、李子、南瓜等徐庄镇特色果蔬的采摘快乐;山黄村把研学课堂设到了田间地头,让小朋友们的研学之旅更加生动、有趣……
从特色果蔬种植到农产品深加工,从菌菇艺术摆件创作到农文旅深度融合,徐庄镇不断探索特色种植发展新路径,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开拓市场 共助村民“增收潮”
用好农业资源、做足“特色”文章,不断探索联农带农富农机制,积极转化产业优势为农民增收动力。
“在种植菌菇的时候,我们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在徐庄镇来安村千菇园,负责人崔广浩正一边种植鸡腿菇,一边为手机前的观众们科普菌菇种植注意事项,屏幕右下角不断显示有观众正在购买小黄车中的商品。在徐庄,越来越多的村民从田间走向直播间,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了“新农活”。
“镇里组织我们学习直播技巧,很容易就上手了。”崔广浩表示,千菇园占地面积256亩,共有100余名村民在此就业,“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外,务工和直播带货也给村民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让更多的人不用外出就能养家糊口。”
目前,徐庄镇正在积极打造“山黄好物”及“重埠书记助农”直播间,创建自主品牌,将党群服务中心转变为助农“新集市”。他们还走出徐庄,参加环球港、金龙湖小镇等地的线下推广会,集中销售“徐庄味道”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策略,徐庄镇不断开拓特色种植的新市场,确保村民收入稳步增长。
下一步,徐庄镇党委将全程跟进特色种植的技术指导,在“建好、种好、卖好”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蔬果产业的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让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
淮北市政府代表团来徐考察 王剑锋陪同
要闻 / 时间:2024.10.25
-
中药创新药勇闯小赛道
要闻 / 时间:2024.10.20
-
徐州文旅促消费乡村游专场活动举行
要闻 / 时间:2024.10.20
-
海伦哲前9月订单同比增长45%
要闻 / 时间:2024.10.20
-
徐州纯电“三蹦子”亮相广交会
要闻 / 时间: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