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睢宁 > 正文

乡村振兴“牛”劲十足

2024-07-3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7-3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武佩剑 通讯员 赵鹏 冯威 实习生 谢东婷

7月23日,在睢宁县李集镇兴村肉牛养殖基地内,一头头体格健壮的牛儿,正悠闲地吃着饲草。

“这400头西门塔尔肉牛是基地的第一批‘住户’,基地牛舍总面积1万平方米,集中配套建有自动化饲喂设备、粪污处理设备、饲草存储仓库等。”江苏顺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孔祥利介绍说。

李集镇有着悠久的黄牛养殖加工传统,“大李集黄牛肉”在睢宁、泗县、灵璧知名度很高。近年来,睢宁县李集镇始终坚持把牛产业作为富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全面推行链长制,以“产业+”模式推进牛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李集镇有大小养牛场6家,30多人从事养牛工作,养殖100头牛以上牛场2家。如何做大做强这个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我们对本地的养牛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多次到辽宁、内蒙古等地学习,对黄牛养殖技术和运营方式有了深入的了解。今年年初,江苏顺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南方一家民营肉联厂签订了订单合同,制定保护价格,肉牛销售价格根据市场行情来。”李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孙昌恒说。

据介绍,目前,该基地养殖肉牛960余头,每年可消耗农作物秸秆近3000吨,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2800多万元,带动30余人就业。李集镇兴村肉牛养殖基地饲养员王共芹表示,每个月保底收入3000元左右,还会根据协助孵化牛等情况增加奖金。

走进李集镇徐厂肉牛养殖合作社,徐厂村党总支书记邵允品和技术人员正在牛棚查看、探讨肉牛养殖情况。

“我们建场5年,现在肉牛存栏量达到194头,每年出栏100头左右,带动长期务工10多人,平均每年收益10多万元。”作为村里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邵允品以合作入股、无偿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带动群众发展牛产业。

“在养牛路上,政策扶持力度也很大,给予我很大帮助,现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邵允品说。

从鼓励养牛到提供技术支持再到保障销路,为提高养牛收益,李集镇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了兴村肉牛养殖基地等一批产业化企业,发展10头以上养牛户20多户,走出了一条“大手牵小手”的发展路子。

“肉牛养殖有效助力了李集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孙昌恒告诉记者,肉牛养殖产生的粪污,通过李集镇大周村、袁肖村两处沼气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转换成生物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有机肥代替化肥,助力农作物生长。

“在李潘圩村配套建设了养牛秸秆揉丝厂,可以将农田废弃秸秆变成肉牛爱吃的饲料,让不被待见的秸秆成了‘抢手货’。”孙昌恒介绍,每年李集镇稻麦种植会产生大量秸秆,以前卖到发电厂每吨只有300元,而秸秆揉丝后卖到养殖场每吨约700元,实现经济、环保双赢。

下一步,李集镇还将延长生态肉牛养殖产业链条,在饲草种植、粪污处理、屠宰加工、特色餐饮等上下游产业下功夫,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钱景”。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