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结缘35年,当过3个『角色』

2018-12-0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网站编辑
2018-12-0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 田厚钢 铜山区新闻中心主任记者,原副主任、书记

作为《徐州日报》的铁杆读者,由于长期潜心读报、爱好写作,渐渐地变成了作者,成为最基层的媒体人。在报纸创刊70周年喜庆的日子里,想说的话不少,要讲的故事很多,与她毕竟有着35年的情缘,现仅撷出所当过的三个“角色”,谨表对《徐州日报》的敬意。

一、资深的“通讯员”

早在1984年8月22日,《徐州日报》一版就刊登了我写的消息《古城新姿,扬名海外——杂志向海外介绍徐州》。自此,我成了《徐州日报》的通讯员,根据铜山县改革发展的变化及身边发生的新鲜事件,经过采访写成稿件发给报社,35年间曾好几次上过《徐州日报》的头版头条。

在长期的投稿中发现,报社编辑处理通讯员稿件有三个特点:

一是开门办报,保证作者的广泛性。市报的作者涵盖了所有行业人员,报道面也触及到各个领域,编辑对自发投稿一视同仁,特别看重稿件质量。1988年8月,铜山县月工业产值实现10049万元,当时在市所属县区是第一家过亿的。为此,我写了《铜山县月工业产值过亿元》的消息。那时电力特别吃紧,但铜山县采取“死指标、活调度,压大户、保重点”的策略,保证了工业生产持续增长。没有想到,这则短消息竟在9月9日《徐州日报》头版头条加框刊出。尽管见报稿仅320字,但编辑不以作者论稿件,掂量出了新闻价值,作了突出处理。

二是迅速快捷,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时效是新闻的生命,作者抓来“活鱼”,编辑立马烹饪上桌,才有味道。2005年1月4日,中共铜山县委召开十一届五次全委会,材料不少,2万多字;一年成绩,亮点不少,从何处下笔。仔细分析,有一句话引起我的兴趣:铜山GDP达128亿元,当时正好128万人,便以《铜山人均GDP首次突破万元》为题,当天下午4点多传给报社编辑部,第二天便在一版见报了,成了真正的硬新闻。

三是尊重原稿,保证稿件的个性化。2005年4月11日,《徐州日报》一版刊发我采写的新闻《铜山拆除50家吃“土”窑厂》,其导语是这样的:吃“土”的竞争不过吃“渣”的——从4月6日起,铜山县50家以吃“土”烧制黏土砖的窑厂,开始进入限期自行拆除或转产阶段。一些利用工业废渣作为生产原料的砖瓦窑厂,经进一步技改后予以保留。如此叙述编辑原封不动予以见报,足见编辑的胸怀与包容。

对编辑默默无闻、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我以徐州日报编辑的经典实例为由头有感而发“编辑是把自己的心血融入到别人的作品里,是敬业乐业精业的反映”,为此撰写了《让编辑有荣誉感》的言论,先后在2004年第7期《新闻战线》、第8期《中国地市报人》、8月18日《中华新闻报》等新闻专业刊物上刊发。

二、偶尔的“本报评论员”

作为徐州日报的通讯员,我撰写的言论占了很大一部分,2009年7月一个月就刊发了5篇言论。2011年7月5日上午,我接到时任编委、评论部主任徐鹏同志的电话。他说:“厚钢兄,你昨日传来的言论已被纳入本报系列评论之列,作为‘本报评论员’的文章刊发。”我听了很兴奋,起码说言论的“级别”上去了,但还是担心质量上不去,说了些“请多多斧正”之类的话。徐主任还嘱我再写一篇系列言论。

7月8日我撰写的言论《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三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以“本报评论员”的名义刊发了。捧着散发着淡淡油墨味的报纸,我仔细看了两遍。趁着兴奋的劲头,我又反复润色了下一篇言论,看看以自己的能力确实没法改了,就传了过去。7月13日,徐州日报又刊发了我撰写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切实选好人,真正用对人——五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写了这么多年评论,不管怎么说,偶尔的机会,我竟当了两次《徐州日报》的“本报评论员”,这可是不低的荣誉!这也反映出报社始终坚持群众办报的宗旨,报纸自然接地气、有朝气。

三、临时的“评委”

2005年2月23日,徐州日报公布了“2005年度十大新闻评委”名单,我作为县区媒体代表成为20位评委的一员。第二天,我们在徐州日报会议室召开了首次评委会,经过集中筛选、反复比较、认真磋商,60件新闻推荐条目产生。市报在24日一版刊登了这一消息,所配发的图片竟是我做着手势正在发言的画面。对我来说,定格在那激情的瞬间,留下难忘的记忆,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后来我们又对候选条目讨论争论、精心取舍、集体定夺,经过评委的努力和市领导的关怀及市民的投票,3月12日,2005年度徐州市十大新闻揭晓!我作为被推选出的10位点评评委之一,分别为“十大新闻”作了精炼的点评。《徐州日报》刊发的新闻作了这样的描述——面对镜头个个情绪激昂、妙语连珠,评委田厚钢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新鲜出炉的“十大新闻”催人奋进,相信‘十大新闻’一定会成为徐州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又一股精神力量!”

在与《徐州日报》的交往中,有一个细节挺让我感动。一次偶至报社,发现办公桌上的《徐州日报》与读者订的不一样:报纸边沿不是沾点色彩,就是有水墨浸过的痕迹和褶皱。编辑说,我们自个看的都是“机头报”。由此想到农民吃“滑碴饼”,头几张试鏊子的“滑碴饼”是留自家人吃的。农民对此有着朴素的认识,煎饼烂一点、糊一点,厚薄不匀,卖出去明显不厚道,但自己吃照样能管饱。小算盘能算大账,一天几百份报纸,一年省下的纸张决不是个小数目。报社这种从细节着手,从小处做起,以身作则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做法很难得。由此我撰写了言论《“机头报”与“滑碴饼”》,刊发在2009年6月12日《徐州日报》上,后来又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刊出。

从《徐州日报》上出现我的名字,至今已35年,但当读者可不止这些年头。我有幸见证了报纸从四开四版到对开十多版、从铅与火到电与光、从一报到多报集团化发展直至问鼎中国新闻奖的辉煌轨迹。得益于报社这个平台的历练,受编采人员的长期熏陶,我也跟着进步上台阶,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成就了自我:被评为徐州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徐州市“十佳阅读职工”。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